试管婴儿成长隐患:肥胖症概率显著提升引关注
【特稿】近年来,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,我国试管婴儿出生率逐年攀升。然而,最新研究数据却为这一群体敲响健康警钟——2023年中国生育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,通过体外受精(IVF)技术诞生的儿童,在12岁前出现肥胖症状的比例较自然受孕儿童高出31%。
技术干预或成“隐形推手”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团队追踪了2008-2015年出生的1200名试管婴儿发现,他们在学龄期BMI指数超标率达28%,较对照组高出9个百分点。研究负责人李建军教授指出:“胚胎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配比、冷冻保存技术对表观遗传的影响,可能是潜在诱因。”
环境因素叠加加剧风险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"试管宝宝"往往来自高龄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家庭,本身就存在代谢异常遗传倾向。加之部分家庭存在"过度补偿心理",在孩子成长阶段过度喂养,形成"双重健康陷阱"。
目前,国家卫健委已启动专项研究,拟制定《辅助生殖技术后代健康管理指南》。专家建议,对试管婴儿群体应建立从出生到成年的代谢指标动态监测体系,早干预早预防。(完)